.jpg)
29
OCT
(高雄張景堯律師)法院判決里長選舉當選無效
【裁判字號}100,選,48
【裁判日期】1001228
【裁判案由】當選無效
【裁判全文】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0年度選字第21號
原 告 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王柏敦
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李宛凌
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葉容芳
上列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嚴寶明檢察事務官
翁智偉檢察事務官
許炳華檢察事務官
原 告 劉安重
訴訟代理人 吳春生律師
陳松甫律師
蔡念辛律師
張景堯律師
被 告 林文旗
訴訟代理人 江雍正律師
陶德斌律師
吳晉賢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當選無效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00 年12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於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舉行之高雄市第一屆里長選
舉田寮區大同里里長之當選無效。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原係高雄縣田寮鄉大同村(現改制為高雄市
田寮區大同里)村長,並登記參選民國99年高雄縣市合併後
三合一選舉之里長候選人,詎被告為求順利當選第1 屆高雄
市田寮區大同里里長,明知該里長選舉區之田寮區大同里為
小區域選舉,以人為操縱方式增加選舉權人之選票,即足以
影響選舉結果,為符合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5條第1 項,
在各該選舉區繼續居住4 個月以上,為該選舉區之選舉人之
規定。被告與訴外人即其胞兄林文杉遂於99年3 、4 月間,
明知當時未實際住居在高雄縣田寮鄉大同村者,對該村選舉
生態亳無熟悉,自無法為當地民意之表現,竟利用遷入所謂
「幽靈人口」來增加選舉權人數,分別為下列行為:
(一)被告、林文杉及訴外人林琇玲(林文杉之妻)、林志宏、林
栩銜(均為林琇玲之胞弟)、莊汶霖共同基於虛偽遷徙戶籍
取得投票權而為投票,藉以使投票發生不正確結果之犯意聯
絡,明知林琇玲、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未實際設籍居住
於高雄縣田寮鄉大同村,由林文杉提供本人設籍之高雄縣田
寮鄉大同村菜堂15之1 號(下稱菜堂15之1 號),供林琇玲
、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於99年4 月16日遷入林文杉之戶
籍。
(二)被告與訴外人林華山(被告之堂兄)及鞠德安共同基於虛偽
遷徙戶籍取得投票權而為投票,藉以使投票發生不正確結果
之犯意聯絡,明知鞠德安未實際設籍居住於高雄縣田寮鄉大
同村,由被告央求林華山提供其本人設籍之高雄縣田寮鄉○
○村○○路12號(下稱大同路12號),供鞠德安於99年4 月
16 日 遷入林華山之戶籍。
(三)被告與陳德盛(被告之連襟)共同基於虛偽遷徙戶籍取得投
票權而為投票,藉以使投票發生不正確結果之犯意聯絡,明
知陳德盛未實際設籍居住於高雄縣田寮鄉大同村,由被告提
供本人設籍之高雄縣田寮鄉○○村○○路9 之1 號(下稱大
同路9 之1 號),供陳德盛於99年3 月31日遷入被告之戶籍
。
(四)嗣林琇玲、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陳德盛、鞠德安(下
稱林琇玲等6 人)因上開遷移不實住所而使選舉委員會將此
不實事項編造入高雄市田寮鄉第1 屆大同里里長選舉人名冊
,並據以取得選舉權,且於投票日即99年11月27日上午8時
至下午4 時,前往田寮鄉大同村之選舉區(下稱系爭選區)
內投開票所投票,而以此等非法之方法,使上開選舉之投票
發生不正確之結果。且被告因獲此幽靈人口投票而增加得票
數並當選,已嚴重侵害選舉制度之公平性及公正性。
被告上開行為,乃係以虛偽遷徙戶籍為方法,提高里長勝選
率,已該當刑法第146 條第1 項妨害投票罪之構成要件。為
此,爰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下稱選罷法)第120 條第1
項第3 款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於99年11月
27日舉行之高雄市第1 屆里長選舉田寮區大同里里長之當選
無效。
二、被告則以:林文杉係要讓其小孩唸田寮國中,故與其妻林琇
玲商量將林琇玲及其小孩之戶籍遷移至林文杉上開戶籍;林
志宏、林栩銜係因先前居住之高雄市○○區○○路670 之1
號房屋已遭法拍,剛好其等胞姐林琇玲因小孩就學之學籍問
題要將戶籍遷移至林文杉之戶籍,故一併隨之遷移至林文杉
上開戶籍;莊汶霖係因其原先之房子遭拍賣,乃央請林琇玲
讓其將戶籍遷移至林琇玲所有高雄市三民區○○○路36巷50
弄5 號3 樓之房屋(下稱鼎金後路之房屋),嗣因林琇玲要
將戶籍遷移至林文杉之戶籍,因無屋可住,故一併隨之遷移
至林文杉上開戶籍;陳德盛係因從事房地產工作,認為田寮
當地的人文、前景發展不錯,環境、空氣也很好,且其身體
不好,想要去田寮養病,順便看看有無生意可做,故遷移戶
籍至被告上開戶籍;鞠德安原住於林華山之上開戶籍內,因
林華山告知有些工作要田寮的當地人才能做,始將戶籍遷移
,且鞠德安曾有酒駕案件在田寮被查獲,更可證明其確實居
住在該址。鞠德安、陳德盛遷移戶籍係其2 人之自由意識,
伊對於其等要遷移戶籍之事不知情,其等遷移戶籍與伊選舉
無關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之事項:
(一)原告劉安重及被告林文旗均為高雄市第1屆田寮區大同里里
長選舉候選人,高雄市選舉委員會於99年12月2日公告被告
當選(下稱系爭選舉)。
(二)本件原告所主張被告涉有違反選罷法之前揭事實,業經臺灣
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以99年度選偵字第90、91號提起公訴,
嗣由本院刑事庭以100 年度訴字第281 號審理後,判決被告
、林文杉、林華山及林琇玲等6人均有罪。
四、本件之爭點:被告是否使林琇玲等6 人虛偽遷移戶籍至系爭
選區,以取得系爭選舉之投票權,達支持被告之目的,致系
爭選舉產生不正確之結果?
(一)關於林琇玲、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遷入林文杉上開戶籍
內部分:
1.關於高雄市之國民中學學生新生入學之入學資格,依高雄市
國民中學學生學籍管理要點第3 點規定:「1.與直系尊親屬
或監護人設籍本市國中學區且確有居住事實之公、私立國民
小學(以下簡稱國小)應屆畢業生及年齡未滿15歲之國小畢
業生(以每年9 月1 日為準)。2.因無戶籍登記而持有國小
畢()業證書,且有居住學區之事實者,國中應先准其入
學並請有關單位協助其辦理戶籍登記。3.依規定保護或特殊
原因之案,且有居住本市事實者,得由各國中專案處理。
4. 特 殊學生(含特殊教育、實驗教育學生)之入學、安置
,依特殊教育法、非學校型態實驗辦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5.華僑、港澳及大陸地區來臺學生、回國學人子女、派赴國
外工作人員子女、外籍學生(非僑生)各依有關規定辦理。
6.各國中教職員工子女,得隨父母於服務學校就讀。」因此
,若未成年人為國民中學新生入學者,其與直系尊親屬設籍
高雄市國中學區且確有居住事實時,自可取得該戶籍所屬學
區國民中學之入資格。又關於未成年人之遷徙登記部分,依
戶籍法第41條規定,遷徙登記,以本人或戶長為申請人。戶
長辦理戶內人口之遷徙登記,本即戶籍法授予戶長之權利,
不論該戶人口為未成年人或成年人,戶長均得辦理其遷徙
登記,無須另檢附當事人之同意書。未成年人依行政程序法
第22 條 第1 項第1 款及第2 項規定,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
力,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之。惟遷徙登記之適格申請人為
本人或戶長,縱未成年人本人因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致無
法自行辦理遷徙登記,依戶籍法第41條規定,仍得由戶長辦
理之,並非侵犯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親權行使,而係以有
遷徙之事實為依據辦理戶籍遷徙登記(內政部95年12月13日
台內戶字第0950130577號函採相同之意旨)。
2.查訴外人林姿萩之父母分別為林文杉及訴外人邱桂蘭(按林
姿萩係經林文杉之認領),其原設籍鼎金後路之房屋之戶長
為林琇玲,而高雄縣田寮鄉大同村菜寮15之1 號戶籍之戶長
為林文杉,此有遷入戶籍登記申請書、戶籍資料各1 份附卷
可佐(99選他561 號卷第18-20 、23頁),若未成年人林
姿萩欲就讀田寮國中而遷移至其父即林文杉之戶籍者,揆諸
上開意旨,僅需由鼎金後路之房屋之戶長即林琇玲自行申請
,或由林姿萩之父母依約定之親權行使,即可將林姿萩設於
鼎金後路之房屋之戶籍,遷移至林文杉之戶籍,林琇玲實無
一併遷移戶籍之必要;林姿萩於100 年6 月間自國民小學畢
業,同年9 月間為國民中學新生入學生等情,業據林文杉、
林琇玲於本院100 年度訴字第281 號刑事案件審理中證述在
卷(刑事卷一第271 、285 、286 頁),林文杉、林琇玲雖
證稱:因林姿萩當時有交男朋友,為了不讓她學壞,才會想
要讓她唸田寮國中,田寮國中比較單純等語(刑事卷一第
262 、269 、277 頁),並提出林姿萩填寫高雄市99學年度
獅湖國小畢業生分發國民中學學籍資料確認表1 紙附卷(刑
事卷一第116 頁),然林琇玲復於刑事案件審理中供承:林
姿萩後來有考上高雄市三民區之鼎金國中舞蹈班,就沒有去
唸田寮國中等語(刑事卷二第165 頁),且經訊問林琇玲依
規定林姿萩要入國中,按照規定多久之前遷戶籍即可?林琇
玲更證稱:我不清楚,「半年轉不是都還可以」等語(刑事
卷一第271 頁),則林琇玲於距林姿萩100 年9 月入國中就
讀尚有1 年4 個月之久,即於99年4 月16日一併將林琇玲等
人之戶籍遷移至上開戶籍之動機,是否確係要林姿萩不要學
壞而欲讓其就讀田寮國中?實非無疑。況林文杉於刑事案件
審理中證稱:「(你太太林琇玲為何於99年4 月16日把戶籍
遷到菜堂15之1 號?)說到這個我就氣,我的二女兒林姿萩
才小學六年級竟然交男朋友,我快氣死了,我太太也要被我
罵死了,我們商量後決定讓她回田寮念書,…原本想讓我大
女兒林明鈺念山國中,但因為是管制學校,所以無法進去
,我硬著頭皮讓她去念立志中學,不想要讓她念鼎金國中,
因為有很多壞小孩,…。」等語,則林文杉主觀上既認知鼎
金國中會有很多壞小孩,而林姿萩最後係就讀鼎金國中,核
與林琇玲辯稱:當時係為不讓林姿萩學壞才要讓其念田寮國
中等語不符,顯有矛盾,足認林琇玲遷移至林文杉之戶籍,
並非基於正當之目的,是其2 人辯稱:伊等要讓林姿萩唸田
寮國中才會遷移戶籍云云,應係臨訟杜撰之詞,不足採信。
3.林志宏、林栩銜先前設籍居住之高雄市○○區○○路670 之
1 號房屋已遭本院查封拍賣,於99年7 月14日拍定,其2 人
於99年3 月29日遷移至鼎金後路房屋之戶籍,而莊汶霖先前
設籍居住之高雄市○○區○○路32號11樓房屋已遭本院查封
拍賣,於97年3 月24日拍定,其於99年3 月22日遷移至鼎金
後路房屋之戶籍等情,有高雄市三民地政事務所異動索引、
本院96年度司執字第44403 號及99年度司執字第10303 號不
動產權利移轉證書各1 份在卷可參(刑事卷一第117-121 頁
),其等3 人雖於刑事案件偵訊均辯稱:伊等因房子遭法拍
,沒有房子可設籍,才先遷移至鼎金後路房屋之戶籍,嗣林
琇玲因小孩學籍問題,要連同小孩一併遷移至林文杉戶籍,
伊等才一併遷移等語(99選他561 號卷第70、72、74頁)
,莊汶霖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林琇玲有告訴伊因房子要
賣,小孩子要遷戶籍回去田寮等語(刑事卷一第252 頁),
林琇玲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因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
都沒有房子,伊遷戶籍才詢問他們一併遷移,且伊因經濟問
題,約於98年就開始想要賣鼎金後路之房屋,伊有跟莊汶霖
講說要賣房子伊有委託別人賣、沒有委託仲介公司賣,伊
有張貼價錢在卡拉OK店內,因為別人嫌開價太高,所以都沒
有賣掉(刑事卷一第262 、263 、266 頁),然查,莊汶霖
復證稱:「(有無聽到係為賣房子的事?)有。」、「(她
〈指林琇玲〉怎麼講?)我沒聽那麼清楚,我只知道她是仲
介。」、「(為何知道她是仲介?)我們在工作場所,她會
介紹這個人是誰,他們客人來我都知道。」、「(何間房屋
仲介公司?)我只知道她是仲介,我沒特地注意名字,因為
我沒房子要賣。」等語(刑事卷一第255 、256 頁),核與
林琇玲上開並未委託仲介出售房屋等語證述不符,且林琇玲
於100 年11月24日刑事案件審理時供稱:「(三民區○○○
路36巷50弄5 號3 樓現在還有無在居住?)有,但是我要賣
,有時候會住,因為賣不出去,被嫌貴。」等語(刑事卷二
第164 頁),倘其確係因經濟問題而欲出售鼎金後路之房屋
,衡情應迫需要求售,以減低其經濟上之負擔,豈有僅將
該屋委託私人出售或將出售訊息張貼在卡拉OK店內供顧客觀
覽,而只有特定人始能知悉該屋出售之訊息?其是否確有出
售該屋之真意,實質存疑。況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分別
於99年3 月29日及3 月22日遷移至該屋,若林琇玲於98年間
即欲出售該屋,焉有同意其等3 人遷移戶籍至該屋之理?顯
見林琇玲辯稱:伊於99年4 月16日遷移戶籍時有順便要賣掉
鼎金後路之房屋云云,應係卸飾之託詞,不足採信,益徵林
琇玲遷移戶籍並無正當之目的甚明。從而,林志宏、林栩銜
、莊汶霖上開辯稱:因林琇玲小孩學籍問題而要一併遷移云
云,亦難以採信,足見其等3 人一併遷移戶籍亦無正當之目
的。
4.林琇玲、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固辯稱其等均有實際居住
於菜堂15之1 號云云。然查:
(1)林琇玲、林志宏、林栩銜於偵查中辯稱:伊等於投票前1 個
月均有住在田寮,莊汶霖辯稱:伊於投票前1 週有住在田寮
云云,惟查,林文杉及林琇玲共同持有行動電話0000000000
號、林志宏持有行動電話0000000000號、林栩銜持有行動電
話0000000000號、莊汶霖持有行動電話0000000000號,業據
其等供承在卷(99選他561 號卷第66、67、131 頁,刑事
卷一第212 、23 、252 、272 、282 頁),其等於99年11
月份通聯紀錄中,行動電話通信使用之基地台在高雄市田寮
區部分,0000000000號(林文杉、林琇玲共同持有)僅於11
月23日、26日、27日有通聯紀錄8 筆(其中6 筆為投票當日
即99年11月27日,通聯卷第56頁反面、60頁正反面)、0000
000000號(林志宏)僅於投票當日即11月27日有通聯紀錄2
筆外(通聯卷第163 頁反面)、0000000000號(林栩銜)僅
於投票當日即11月27日有通聯紀錄2 筆(通聯卷第34頁)、
0000000000號(莊汶霖)僅於投票當日即11月27日有通聯紀
錄1 筆(通聯卷第145 頁),且係投票日早上從高雄市三民
區前往田寮區,投票當日即離開田寮區前往他處,此有該等
行動電話雙向通聯紀錄在卷可查(通聯紀錄卷第18至36頁、
第37至65頁、第6至156 頁、第158 至171 頁),倘其等確
於99年11月份有住居在菜堂15之1 號,衡情應有多筆行動電
話通信使用之基地台會顯現在高雄市田寮區,顯見其等所辯
與事實不符;另佐以員警涂文耀於99年10月21日、10月22日
、10月26日、10月27日、10月31日、11月1 日先後多次查訪
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於同年12月15日查訪林琇玲,均
未遇其等,並分別製作疑似幽靈人口查訪紀錄表各1 紙在卷
可查(99選他561 號卷第3 至8 頁、第9 至14頁、第21至
26頁,99選他561 號卷第5 頁),其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
:「(在事先未經過電話聯繫的該十幾次查訪過程中,你去
菜堂15之1 號有無看到設籍在該址的人?)都沒有。」、「
(在菜堂15之1 號的查訪過程中,是否碰過林文杉一次?)
是。」、「(當時他(指林文杉)有無說這些遷戶籍的人都
住在該戶址內?)他沒有說。」、「(你在查訪的過程中,
你說有遇過林文杉的父母親,是否有與林文杉的父母親交談
?)有。」、「(你們交談的內容為何?)我問他林志宏、
林栩銜、汶霖有沒有去那邊住,他也是支支唔唔,沒有給
我確定答案說他們確實有住在那邊。」等語甚詳(刑事卷
一第34 3、345 、350 頁),益徵其等於投票前一個月均未
實際居住於菜堂15之1 號。雖林栩銜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
:「(你在菜堂15之1 號時,有無見過員警來訪查過?)我
記得好像有一次,我上次開庭忘了講,有一次好像我休息時
在田寮的時候,我姐夫有約警員訪查,我姐夫有請我幫他與
員警拍照。」等語(刑事卷一第234 頁);林文杉於刑事案
件審理中證稱:「(有無與田寮區的員警聯絡過?)有,我
還有去調通聯紀錄,涂文耀員警於99年9 月24日打給我,我
再回撥,我們約99年9 月26日去我那邊復查,林栩銜當天剛
好在家,員警請他幫我們拍照。」等語(刑事卷一第282 頁
),惟涂文耀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選前做訪查時,
有無用電話與林文杉聯繫過?)有。」、「(聯繫過幾次?
)一次。」、「(為了何事聯繫?)我打電話給他,電話打
完之後他的其中一位小舅子也有回田寮區大同里,我有過去
,林文杉及該位小舅子在場,我有做訪查。」、「(所以唯
一次看到林文杉及林栩銜是否有事先透過電話聯繫,之後才
有看到?)是,有看到一次,有事先經過電話聯繫。」等語
明確(刑事卷一第328 頁),是涂文耀至現場訪查有雖遇過
林文杉、林栩銜,但該次是警員事先電話聯絡而為訪查,尚
難以此遽認林栩銜有實際居住菜堂15之1 號。又證人即住居
於大同路21號之雜貨店老闆潘太聰雖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
:伊有見過林琇玲、林志宏、林栩銜、莊汶霖至伊店內購買
物品等語(刑事卷一第327 頁),然此亦僅止於證明其等4
人曾經出現過該區域之生活範圍,亦難以此遽認其等4 人即
有實際居住在該址。
(2)林文杉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你平時何時住何處?)
田寮、高雄都有住,即菜堂15之1 號,還有太晚就住卡拉OK
的店裡,卡拉OK沒有地址,在鼎金後路36巷50弄口旁邊的鐵
皮屋,有時也會住鼎金後路36巷50弄5 號3 樓。」、「(你
平常從事什麼工作?)我做卡拉OK,鄉下長輩分財產給我養
豬、養魚,卻都賺不了錢。」、「(你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從
事卡拉OK及養豬、魚的工作?)我父親會幫我餵豬,但如果
有粗重的工作就打電話叫我回去做,我就會回去做,平時
卡拉OK店都是我太太及莊汶霖在顧。」等語(刑事卷一第27
7 、278 頁)。林琇玲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妳的工
作地點為何?)鼎金後路的住處附近,該店沒有地址。」、
「(妳的卡拉OK工作時間為何?)早上8 、9 點開,關店不
一定,有時晚上11、12點才關,這是比較晚,有時8 、9 點
沒有客人就關了。等語(刑事卷一第267 、273 頁),可
見林文杉在上開戶籍之房屋雖有從事畜產、養殖,惟因經濟
收益狀況未佳,故與林琇玲於高雄市三民區○○○路36巷50
弄口旁邊的鐵皮屋共同經營卡拉OK店,且自該卡拉OK店之經
營時間每日逾12小時以觀,若林文杉未回田寮幫忙畜產、養
殖,則其2 人主要生活區域應主要在該卡拉OK店周遭;林琇
玲雖另證稱:伊大部分時間是住田寮,星期六、日生意比較
好就沒有回田寮,星期一至五早點下班就會回田寮,星期六
、日會住鼎金後路,被告林文杉會開車接伊上下班等語(刑
事卷一第263 、264 、267 頁),惟查,高雄市三民區○○
○路36巷50弄5 號3 樓建物為林琇玲所有之房屋,有建物登
記謄本1 紙在卷可佐(刑事卷二第58頁),林琇玲亦供稱尚
居住在該屋,上述,若林琇玲從該屋至卡拉OK店工作,
可以騎機車或走路,倘騎車則花費時間不超過5 分鐘,若從
田寮開車到工作地點,則需花約40分鐘等情,業據其證述在
卷(刑事卷一第67 頁),以經濟成本之效益、時間及精神
之花費互相比較,林琇玲自鼎金後路之房屋至工作地點均應
較為有利,且若無特殊原因,衡情一般人就實際住居所與工
作地之距離部分,應不會選擇捨近(從鼎金後路之房屋來回
)求遠(從田寮地區來回)之方式,是林琇玲證稱:伊大部
分住田寮,星期一至星期五林文杉會開車接伊上下班云云,
尚與常情相悖。而莊汶霖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伊受僱於
被告林文杉、琇玲,在該卡拉OK店工作,伊有時住在田寮
、有時住在鼎金後路房屋、有時住在伊男友承租之高雄市○
○區○○街15號5 樓之1 ,伊都是坐老闆的車回田寮,只要
林琇玲有回田寮,伊就會跟著回去等語(刑事卷一第243 至
261 頁),然鼎金後路房屋既未出售,莊汶霖除可住在鼎金
後路房屋外,亦可居住在其男友鼎正街15號5 樓之1 之房屋
,以其工作地點在高雄市三民區而言,其是否有必要跟隨林
琇玲來回田寮,尚非無疑,是莊汶霖證稱:伊有住在田寮,
有與被告林琇玲來回田寮云云,亦與常情相違。
(3)經本院刑事庭囑託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湖內分局派員至菜堂15
之號勘查現場房屋狀況結果,從入口進入現場有一段下坡路
面,現場有一大空地、豬舍4 間、堆放雜物之倉庫1 間、房
間2 間,從空地欲進入房間時須經過堆放雜物之處,豬舍緊
鄰房間2 間,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湖內分局100 年11月7 日
及隨函所附之平面圖及照片附卷可稽(刑事卷二第87-98 頁
)。關於林文杉有無居住上址部分,林志宏於偵查中證稱:
「(你住在菜堂15之1 號時,何人與你同住?)我弟弟、我
姐姐、莊汶霖,如果我們有在該處喝酒,我姐夫喝醉酒他有
時候也會在那邊住一個晚上。」、「(林文杉有無住在該處
?)他沒有住在那裡,他假設說他有喝醉酒才會在那邊住一
晚,不然沒有住在那裡。」語(刑事卷一第214 頁),林
栩銜於偵查中證稱:「(你是住菜堂的哪一個房間?)有一
條小路,一直走進去,右手邊有1 間矮房子,裡面有2 間房
間,我住在第2 間,我有時跟我哥林志宏或者我姐夫林文杉
住一起,另個房間住我姐及另一個女的。」等語(99選他
561號卷第72頁)、於刑事案件審理中證稱:「(你姐夫林
文杉有無住在菜堂15之1號該址?)偶爾有看到他在那邊睡
。」等語(刑事卷一第233頁),莊汶霖於偵查中證稱:「
(你住在菜堂15之1號址的何